食品检验员基本知识、误差一般知识习题

1.1基本知识、误差一般知识

(一)选择题

1、行业标准由(  )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国家的官方标准化机构

B.国家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

C.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2、被测量是标称值为100g的标准砝码质量ms,以下(  )可以作为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达的测量结果。

A.ms=100.0215g,u(ms)=0.7mg(k=2)

B.ms=100.02147g,u(ms)=0.35mg

C.ms=100.02147(35)g,括号中的数是u(ms)的数值,与所说明结果的最后两位数字相应

D.ms=100.02147(0.00035)g,括号中的数是u(ms)的数值,用所说明结果的单位表示

E.ms=(100.0215±0.0007)g,其中±后的数是扩展不确定度u(ms),k=2

 3、OC曲线可以用来(        )。

A、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B、分析抽样方案的判别能力

C、判断产品批是否接收              D、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4、应用计量调整型抽样方案对连续生产的产品批进行验收,当产品检验费用较高、检验耗费时间较长时,更适宜的检验水平是(     )。

A、样本量较大的检验水平            B、一般检验水平Ⅲ

C、使用方风险低的检验水平          D、特殊检验水平

5、产品的检验为破坏性检验时,可以考虑使用序贯抽样,其理由是(          )。

A、序贯抽样方案每次抽取一个单位产品,抽样简单

B、在同样的质量保证前提下,序贯抽样的的平均样本量最小

C、序贯抽样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

D、序贯抽样设计原理更科学

6、当检验结果显示过程质量已开始变差时,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应首先通过(   )来保护使用方利益。

A、加严检验                       B、正常检验

C、放宽检验                       D、暂停检验

7、从SPC的角度看,一个合格的过程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B、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

C、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并具有足够的过程能力

D、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但过程能力不足

8、标准要求组织要有形成文件程序的活动有(  )。
A.文件控制
B.记录控制
C.内部审核
D.外部审核
E.纠正措施

9、关于技能培训的有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有(  )。
A.技能培训由于行业和岗位不同,其所需的技能也不同,但对各层次人员的培训要求大致相同
B.对技术人员,主要应进行专业技术的更新和补充
C.对一线工人,应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
D.对于领导人员,除应熟悉专业技术外,还应掌握管理技能

10、(  )包括防止已发现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
A.纠正不合格
B.预防不合格
C.防止不合格
D.改进不合格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    )起施行。

A.2009年5月1日   B.2009年6月1日

C.2009年7月1日    D.2009年10月1日

12.《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    )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两年

13.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    )。

A.检验    B.抽检    C.监督检查    D.免检

14.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    )。

A.出口国食品安全标准         B. 国际食品安全标准

C.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D.第三国食品安全标准

15.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有关主管部门对其最高可处以(    )元罚款。

A.50万    B.20万    C.10万   D.5万

16.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公布()、工作流程和期限、异议处理和投诉程序。

A.检验的资质范围  B. 检验的收费标准

C. 检验的项目工程师  D. 检验的质量负责人

17. 食品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应当妥善保存至少(),有特殊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A. 两年    B. 三年    C. 四年    D.五年

18.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在所从事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和毒理学等食品检验领域每年至少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19.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配备与食品检验能力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聘用具有相应能力的人员,建立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档案。

A. 检验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         B. 操作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

C. 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       D.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0.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具有与检验能力相适应的( )、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及环境条件。

A.检验人员   B. 实验场所    C.资质认可   D.管理要素

21、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A 15              B 20             C 30             D 60

2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已经(    )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A 2004年11月5日        B 2004年10月15日      

C 2005年11月5日       D  2005年10月5日

23、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         )标志。

A 安全标识        B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C 生物物品        D防感染

24、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二)判断题

1、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发给实验室人员的所有文件,在发布之前应由授权人员审查、批准后使用。(  )

2、应对客户的要求和合同进行评审,确保实验室有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合同评审应包括被分包出去的工作。

3、检验开始后对合同的偏离可以不通知客户 。

4、检验开始后若修改合同,可以不再进行合同评审,但要将修改的内容通知相关人员 。

5、在执行合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果与客户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应予以保存。 但客户提出的口头要求不属于合同内容。( )

6、在检测过程中,如出现延误无法按商定时间完成检测,或出现偏离无法按客户指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应通知客户。( )

7、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买的、影响检测质量的供应品、试剂和消耗材料,只有在经检定或校准,或检查验证后,证实符合有关检测标准的要求才可投入使用,应保存进行符合性检查的记录。

8、采购文件的技术内容在发出之前应经过评审和批准。

9、对于重要的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供应商,如果关系很熟,可以不进行评价,直接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10、实验室应向客户征求反馈,主要是负面的。应使用和分析这些意见以改进管理体系、检测活动及客户服务。( )

11、在不损害其他客户或相关方机密的前提下,客户或其代表可以进入实验室观察与该客户所委托的检测工作有关的操作或由客户进行样品制备。(  )

12、当评价表明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或对实验室的运作与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怀疑时,应立即执行纠正。( )

13、当发现样品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 )

14、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   )

15、现场检测时,检测组应确认现场检测条件的符合性,确认并持续保证检测现场处于受控的状态。(   )

16、当客户或相关方没有提出要求时,可由实验室随意选择检测标准。(  )

17、所有记录应予安全保护和保密,因此所有记录应以纸文件的方式可靠保存。( )

18、对电子存储的记录要采取措施,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

19、最高管理者负责按照日程表的要求和管理层的需要策划和组织内部审核。( )

20、实验室应使用长期雇佣人员或签约人员。在使用签约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

21、管理层应授权专门人员进行特定类型的抽样、检测、签发检测报告、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特定类型的设备。(  )

22、实验室应正确使用设施和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水、气、电源、照明、温、湿度、防尘、防振、防干扰、防辐射、无菌等)。应确保环境条件不会使测试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相邻区域内的工作互不相容时,应进行有效隔离, 应注意区域隔离和人员隔离,防止交叉污染和保护人员的安全。  

24、如果缺少作业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时,应具有所有相关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指导书以及处置、准备检测样品的指导书。  

25、与工作有关的作业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应由资料员妥善保管(如放入加锁的文件柜中),以避免丢失和弄脏。

26、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只有在该偏离已被文件规定、经技术判断、授权和客户接受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生。  

27、当认为客户建议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实验室应本着顾客至上的精神,根据客户要求使用客户建议的方法。( )

28、如果标准有新修订版或新版本,如果新修订版或新版本不涉及技术能力的增加,可以直接按新修订版或新版本进行检验和出具报告。

29、检测设备及软件应满足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在使用前应进行核查和/或校准。  

30、新采购回来的带有合格标识的检测设备可以直接进行样品的检测。( )

31.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负责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32.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33.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应按规定备案。(    )

34. 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  )

35.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符合《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规定通过资质认定后,在批准的检验能力范围内,按本规范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检验活动。( )

36.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对其所使用的标准检验方法进行验证,不保存相关记录。(    )  

37.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保证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标准菌(毒)种的正常使用。(   )

38.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对影响检验结果的标准物质、试剂和消耗材料等供应品进行验收和记录,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列出合格供应商名单。(    )

39、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

40、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三级以上实验室进行。(   )

41、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向该实验室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     )

42、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10年。(    )

 

(三)简答题

1、国家实施监督抽查的重点产品有哪些?

 

2、产品质量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3、承担产品质量检验任务的机构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4、《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5、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的描述
 

6、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应充分考虑和控制的因素为:

 

7、当出现什么情况时,设备需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设备的期间核查,以保持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8、在什么情况下检验报告必须提供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9、简述分析误差的分类及其产生原因

 

10、简述我国标准的分类。

 

11、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12、接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委托建立和使用的非标准方法应当交由委托检验的部门进行确认,食品检验机构应当提交下述材料:

 

(四)、计算题

1、从正态总体N(10,22)中随机抽出样本量为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多少?

 

      2、025按“5”间隔修约数到3位有效数字时,应为多少?


不得不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 QQ交谈

邮箱: 3405608991@qq.com(发送邮件时,请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这里放统计代码,标签是自动的,不用在模板上添加